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什么?
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:對需求的理解和管控。
供應鏈指的是:為滿足需求所設計的一系列網狀管理鏈路,而這當中,離不開的一點是“滿足需求”。
舉個例子:
蘋果系列產品,復雜度非常低,一共就那幾個產品,數都數得過來,人家現在兩萬多億市值。
第一層:面向各類型生產時的物料滿足需求(生產類型包含:樣品,試產,首批量產,穩(wěn)定量產,售后),這邊圍繞得更多是為滿足生產的總成本最優(yōu)的思維。
第三層:面向公司在發(fā)展時的資金合理利用需求(公司發(fā)展類型包含:新品研發(fā),業(yè)務發(fā)展,市場占領,技術競爭,品牌打造等),此時供應鏈所看重的是“資本運營的回報率”的投資思維。
2020年年底,蘋果首次推出基于ARM架構的自研芯片M1,憑借優(yōu)秀的能效比以及足夠強大的硬件性能愣是將X86平臺處理器“虐”了個遍,同時脫離了Intel平臺的束縛。
換句話說,蘋果用了大量的人力,物力,財力,去滿足M1自研芯片的開發(fā)和供應,是為了滿足成本/產品力/資本運營三個層面的需求。
而以上這三個需求,在各自的層面上來說,都非常有價值,進而必須為此設計一系列的管控活動。
如果非要舉一個最直白的例子:就是跟誰談戀愛,比怎么談戀愛更加重要。。。
如果希望提高這方面的意識,凱文建議供應鏈相關的人員,可以嘗試一下“產品線經理”或者“創(chuàng)業(yè)者”的角色。一旦把自己的位置拔高到這兩個維度,我相信肯定會帶來新的感受。
<section nodeleaf="" style="-webkit-tap-highlight-color: transparent; margin: 0px 0px 24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 100%; clear: both; min-height: 1em; color: rgba(0, 0, 0, 0.9); font-family: " pingfang="" sc",="" system-ui,="" -apple-system,="" blinkmacsystemfont,="" "helvetica="" neue",="" "hiragino="" sans="" gb",="" "microsoft="" yahei="" ui",="" yahei",="" arial,="" sans-serif;="" font-size:="" 17px;="" letter-spacing:="" 0.544px;="" text-align:="" center;="" box-sizing:="" border-box="" !important;="" overflow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important;"="">-
需求的管控:
當確定一個需求是有價值的時候,如果特別有效的管控,個人的建議是“核心是計劃”。
“計劃”除了供應鏈相關的需求計劃,主計劃,物料計劃,庫存計劃,生產計劃之外。同時也可以指更廣闊的產品開發(fā)計劃,項目管理計劃,質量管控計劃,銷售運營計劃等等。
相對于采購,制造,物流,客戶履約等等的職能,“計劃”在供應鏈當中,有兩個特別重要的特征:信息的匯集和整體決策的生成。
計劃是供應鏈的龍頭,是一個決策和指揮的部門。正是因為有這個特色,計劃部門的決策的正確性就很大程度決定了后續(xù)供應鏈管理活動的回報率。
舉個例子:
例如聯(lián)想的thinkpad電腦的銷量,大概在2023年的Q2季度有一波10%漲幅,原因是競爭對手的同類型產品打算在那個時候退市,同時新品開發(fā)進度沒跟上。為了能為公司賺到這個機會,計劃部門就需要提前把預測提高,提前通知采購部門預備更多的物料,生產部門預備更多的產能,物流部門預定更多的航線和運力,客戶履約部門提前通知客戶交期可能會增加,需要提前下單等等。
計劃部門的一個決定:2023年Q2 thinkpad的預測提高10%。